發布時間:2022-12-30 14:23:03 發布者:市場部 閱讀數次:3747 次
6. 脊柱腫瘤學(第2版)
肖建如 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350.00元
書號:978-7-5478-4991-0
本書詳細闡述了脊柱各類腫瘤診斷和治療的相關知識,介紹了脊柱腫瘤領域的最新理論成果和臨床技術。
本書主編肖建如教授是國內脊柱腫瘤學術領域的開拓者,本書是其帶領團隊在自身1萬多例治療病例基礎上,同時聯合上海多家醫院腫瘤科編寫而成,書中所述均為作者們多年豐富寶貴的臨床經驗。
書中介紹的技術先進,除了常規的手術治療,同時介紹了微波技術、射頻消融技術、導航技術,以及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實施的計算機輔助頸椎腫瘤整塊切除重建術、頸椎巨大腫瘤切除3D打印6椎節板體一體化假體重建術等,內容先進實用,更契合目前的臨床實際。
7.
[德]斯特凡·拉梅爾特 等 主編
武勇 龔曉峰 主譯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398.00元
書號:978-7-5478-5857-8
國際內固定研究學會(AO)一直致力于骨折治療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形成了骨折內固定治療的基本理念和理論體系,以及內固定設計和手術技術等方面的系統知識,影響力遍及全球。
本書內容經典、理念先進,原著被譽為足踝骨折治療的“圣經”,是世界各地骨科醫生必備的參考書。本書由AO組織國際著名的骨科專家傾力編寫的講述足踝關節骨折治療技術的專著,通過2000余幅高質量的插圖,介紹了骨折復位、入路、固定技術,以及足踝骨折和假體周圍骨折、脆弱性骨折的治療,同時介紹了新的內植物、內固定術,展示了骨折治療最先進的生物學、臨床知識及技術。
全書文字簡潔流暢、重點突出、圖文并茂。共分為 8 篇,涵蓋了足踝外科幾乎所有解剖部位的骨折,包括脛骨遠端、踝關節、跟骨、距骨、中足、跖骨和籽骨骨折。在每一章中,編者先總體介紹該部位骨折的解剖特點、損傷機制、骨折分型、臨床檢查、治療方法(包括常用的手術入路)、術后處理、合并癥和預后,然后挑選了大量典型病例,將每個病例按照AO/OTA 骨折分型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逐一排列,使讀者能夠在通覽全書后,對所有不同類型足踝骨折的診療都了然于胸,從而提高不同類型足踝骨折的處理能力。
盧洪洲 徐和平 馮長海 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398.00元
書號:978-7-5478-5879-0
本書為2018年第一版的修訂版,文字、圖片皆有較大幅度更新和增補,新菌種增加數十種,新的真菌檢驗技術如T2MR、下一代宏基因測序、免疫層析、血清學檢測等,在書中均有詳細介紹,這對提高國內各級醫療機構檢驗人員的真菌檢測水平,更好地輔助臨床診治大有裨益。
全書共15章,以臨床真菌檢驗工作流程為主線,前四章概括介紹醫學真菌相關知識,第五章至第十二章對常見真菌的培養、鏡檢、形態學鑒定、分子檢測、血清學檢驗技術作了系統介紹,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對常用抗真菌菌藥物及其耐藥機制、藥敏試驗、常見真菌病診治舉例等內容作了詳細介紹。此外,文末五個附錄部分可方便讀者查找國內外真菌相關圖書資料和深入鉆研真菌檢測領域知識之用。
超量的圖片是本書最大亮點,共1639幅圖片,顯示不同培養基、不同培養時間、不同放大倍數下的菌落特征和鏡檢特征,為實驗室難以鑒定的真菌,特別是絲狀真菌的鑒定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9. 芯事2:一本書洞察芯片產業發展趨勢
謝志峰 趙新 編著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68.00元
書號:978-7-5478-5955-1
當下,芯片產業是各國科技綜合實力的關鍵。
作為追趕的一方,如何作為,才能破繭而出?
發明于1947年的小小晶體管,已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并深深影響著未來的走向。在其風云變換的發展歷程中,關鍵技術的緣起、核心產品的經營模式和理念、產業持續發展的規律、人的要素等,均體現了芯片產業獨有的內在發展邏輯。所有這些,無疑可指引我們走向未來。
本書正是圍繞上述要點展開,讓讀者看到集成電路發展史的多個面相,在深度和角度上進一步拓展您的認知,用新的態度來解讀關鍵的歷史瞬間,梳理芯片產業的脈絡,深入認知芯片產業鏈的全貌,洞察集成電路的現狀,并在某種程度上對未來20 年的芯片發展提出期望。
希望本書能夠給集成電路的政策制定者、投資者、經營者、管理者和其他各類從業者以啟迪,給有志于投身集成電路行業的人員以綜合認知,給集成電路的下游應用以策略依據,給有興趣了解集成電路的大眾以行業知識。
10. 陳永燦說:詩詞里的本草滋味
王恒蒼 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88.00元
書號:978-7-5478-5775-5
本書選古詩托底,引讀者趣味閱讀。書中以古詩詞為背景,每藥一詩,說藥之形態,道藥之奧妙,擺藥之功過,頌藥之貢獻,將藥物之滋味浸透于詩歌之中,把詩之文化布灑在藥物之上。
全書選入60種藥材,都是讀者比較熟悉的、具有藥食兩用功能的中藥。圍繞60味藥食兩用藥物列舉出的藥膳就有200余種。每篇設養生解讀,展中藥文化精華。立足于中國文化之根、中醫科學之本,在守護中醫藥文化本真的同時,注意傳統內容與現代表現手法的結合,把藥食兩用材質的文化內涵、歷史精髓、科學機制、實踐結晶、生活體驗、現代時尚比較系統、實事求是地介紹給讀者,讓他們聽到真中醫的權威聲音、學到真養生的科學手段,傳播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名家點評板塊傳高手學術思想,畫龍點睛。
本書還可以掃碼加入養生讀者圈,和各地同道交流,收聽收看名醫名家養生講堂、收藏系列圖書的豐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