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30 14:43:54 發布者:市場部 閱讀數次:5463 次
重點推薦:
1. 講述“十四五”我們的上海 共同的未來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澎湃新聞 編著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98.00元
書號:978-7-5478-5605-5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已經實施了14個五年規劃,2021年是新一輪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家和市、區級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已經陸續編制完成,重視以規劃編制實施引導經濟社會發展,一直是我國宏觀調控的傳統經驗和做法。以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重要體現。在市場經濟和開放大環境之下,編制規劃的重點和方法要與時俱進。
本書定位面向社會公眾讀本,作為體現《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頂層設計與問計于民相結合的重要成果。由參與上海“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政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社會組織和企業負責人、一線基層干部群眾約150人共同編寫。內容包括前期課題研究的分析判斷,對相關領域歷史的回顧總結、未來的思考展望,對規劃重要提法、重點舉措相關背景的解讀和闡釋等,在講述中加深認識、形成共鳴,推動規劃落地。
2. 海綿之都,生態之城——
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案例集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集團)有限公司 等 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130.00元
書號:978-7-5478-5763-2
2016年4月,經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同意,上海市入選第二批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試點區域為浦東新區臨港地區。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視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注重頂層設計,從理念、體制機制、政策、標準等系統推進上海海綿城市建設。至國家海綿試點期結束,臨港地區共完成197項海綿城市建設項目。
本書系統總結五年來上海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為海綿城市建設四大類項目貢獻“上海智慧”,由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組織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編制了本書,通過總結全市16個區的海綿城市建設優秀案例向專業讀者總結、分享了海綿城市建設的設計、施工經驗和成果。
3. 分子人類學基本原理與應用
(分子人類學研究叢書)

韋蘭海 李輝 金力 編著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178.00元
書號:978-7-5478-5894-3
分子人類學是人類學進入現代科學研究階段的開端,是現代生物學和遺傳學在人類學領域的核心應用。分子人類學誕生至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尤其是在人類起源演化歷史方面獲得了不少突破性進展,在學界和公眾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也存在錯誤或有偏差或者有待細化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引起了不少爭議。
為此,本書作者團隊基于30多年的研究成果,對分子人類學的基本原理和當前的進展進行總結,以期在滿足對本領域感興趣的學者和公眾需求的同時,促進學科更好地發展。
本書可供分子人類學、人類遺傳學、生物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及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參考。
4. 中美科技競爭力評估報告(2022)

杜德斌 段德忠 編著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98.00元
書號:978-7-5478-5900-1
科技競爭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支撐。當前,中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期。美國作為當今世界頭號科技強國在短時間內不會改變,其對中國的科技打壓也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本書的出版將有利于我國針對性地調整科技投入和布局,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本書聚焦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科技經濟大國,從科技競爭力的內涵及指標體系出發,基于詳實、權威的統計數據,從科技人力資源、科技財力資源、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科技國際化以及企業科技競爭力等方面,對比研究中美兩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態勢及趨勢,是一本對于處理中美科技競爭問題十分有參考價值的報告。
想了解中美科技競爭力的差距有多大嗎?讀讀本書吧,它以權威的數據和科學的分析告訴您答案!
5.

[美]帕特里夏·M.蒂爾 主編
胡必杰 潘玨 高曉東 主譯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468.00元
書號:978-7-5478-5885-1
《貝勒和斯科特診斷微生物學》譯自2022年出版的Bailey & Scott’s Diagnostic Microbiology(第15版)。自1962年首版出版以來,本書始終暢銷不衰,是國際臨床微生物領域的權威、經典著作,在美國被譽為執業微生物學家的“首要參考書”和臨床實驗科學的杰出教材。最新版(第15版)由著名微生物專家Patricia M. Tille教授主編,檢驗醫學、微生物學、感染病學、公共衛生學等相關領域多位專家共同編寫,是一本為臨床微生物專業人員和從事感染性疾病診治和防控的醫務人員、科研人員準備的內容豐富、可靠實用且緊跟學科發展的高級工具書。
本書最新版(第15版)納入了微生物的分子和免疫診斷等最新技術進展、微生物的分類及命名變化和以COVID-19為典型代表的新病原體,對于微生物檢驗人員、感染病科及醫院感染控制人員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同時,本書配有大量圖片、表格、臨床案例,提供了許多診斷微生物學實驗室操作流程,能幫助讀者更迅速、全面、深刻地理解并牢固掌握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