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系列教材出版
發布時間:2017-10-17 15:28:54 發布者:中醫編輯部 閱讀數次:4781 次
中醫藥學是我國唯一流傳至今且仍具活力的傳統生命科學,為中華民族健康和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藥的起源、形成、發展始終得到中華文化的滋養,中醫藥理論與實踐也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寶庫。
在當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進程中,國務院發布《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將發展中醫藥上升為國家戰略。《綱要》明確提出要 “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同時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形成全社會‘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濃厚氛圍和共同發展中醫藥的良好格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三五”規劃》也將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納入規劃。提出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研究設計適宜的中醫藥文化教學內容,建立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銜接的教學方法,開展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普及,提升青少年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發揮學生校園教育在家庭中的積極影響。
北京承易啟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致力于中華文化復興、中醫藥文化振興事業。2014年確立選題——編創一套面向中小學的中醫藥文化教材,并組建研發團隊。三年間,先后召開了研討會三十余次,易稿三十多次。在2016年2月“中醫藥文化(試行版)”教材成稿,2016年9月“中醫藥文化(試行版一)”教材開始在試點小學使用。同時,按照《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管理暫行辦法》對教材進行改版規劃,2017年6月完成了“中醫藥文化”系列教材的修訂,達到了國家有關出版標準。同年8月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供全國中小學生學習。
本系列教材以中醫藥傳統文化為主線,分八個板塊介紹,即辨證論治·解決問題的方法、治未病·預防的力量、陰陽五行·平和的重要性、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關系、君臣佐使·協作的力量、藥食同源·舌尖上的健康。以多次專家評審會意見及實踐教學總結為修訂依據,梳理中醫藥文化知識,正本清源,萃取精華,按照中小學認知規律和興趣編寫而成。在內容設計上,與現行統編基礎教材緊密結合,強調學用結合,提升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各學齡段的課程循序漸進,邏輯性強,方式新穎,適應性廣。在課程展現形式上,圖文并茂,注重原創,編排合理,難度適當。在講授方式上,核心內容展現與延伸知識相輔相成,以中醫藥文化為原點,延伸到更廣闊的社會文化知識領域,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傳承弘揚要從娃娃抓起。開蒙啟慧,培根固本。書道艱辛,其路漫漫。201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實施,我們將踐行法律賦予的職責,“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中醫藥知識,鼓勵組織和個人創作中醫藥文化和科普作品”,砥礪前行。期待各界人士不吝賜教,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使教材不斷完善,共同為中醫藥文化事業貢獻力量!
中醫編輯部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