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2-07 09:10:00 發布者:市場部 閱讀數次:3207 次
為推進書香社會建設,打造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鼓勵推出更多具有較高思想含量或藝術水準、可讀性強的精品圖書,上海市新聞出版局與上海市出版協會、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共同策劃首屆“上海好書”評選推介活動,在春節期間通過本市多家實體書店集中展陳展銷,讓書香浸潤春節文化市場,打造出版大廈的親水陽臺。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多種圖書入選2023年度100種上海好書
作者:高蒙河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88 元
書號:978-7-5478-6085-4
近年來,國家對考古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公眾對考古的興趣迅速提高。本書精選了公眾普遍關心的100個考古話題,將考古學的專業語言轉換為大眾語言,用人們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展示中國考古百年來的發展歷程和相關成果,特別是百年來中國考古理念從單純的挖墓,到發現、研究、保護、利用、傳承“五位一體”的變遷,帶領人們在輕松的閱讀體驗中走近考古,了解中國考古學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通過考古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本書作者是國內知名的考古學家,而且身兼博物館和遺址公園策展人、考古紀錄片和遺產節目策劃人等多重角色,在公眾考古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擅長以接地氣的方式做考古啟蒙。本書圍繞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展開,內容涵蓋考古領域的方方面面,文風輕松風趣,將考古學和公眾興趣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兼顧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故事性。
作者:[美]丹尼爾·T.布盧姆斯坦
譯者:溫建平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59 元
書號:978-7-5478-5910-0
恐懼,歷經數百萬年的自然選擇,使我們的祖先得以生存和繁衍。當面對恐懼時,人類與其他物種常常有著相似的行為。例如在聽到一陣雷鳴或煙花聲后,狗或貓會明顯地顫抖或躲藏起來,而這種行為也會發生在兒童身上。然而,恐懼的本質是什么,我們人類又該如何應對恐懼,是否可以從動物身上的成功和失敗案例中學到些什么?
本書作者30多年來曾多次前往加利福尼亞海岸的沖浪場、季風前蒸籠般的印度森林、科羅拉多、黃石國家公園等地,深入研究跨物種生物恐懼的進化起源和生態背景,并向由大學學者、政策專家等組成的多學科小組學習安全防范知識,更好地了解人類在面對風險時如何制定新的策略而不再產生恐懼。
完全沒有風險的生活是不存在的,通過閱讀本書,你會意識到為什么恐懼成就了我們人類,以及如何通過克服恐懼,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我們的生活。
作者:趙豐 著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69 元
書號:978-7-5478-6086-1
本書根據作者多年工作中積累的地球、天文知識,綜合對國學、歷史的深入了解,加以梳理,結集成 40 余篇精簡而完整的專題文章。題材廣泛,從地球科學史、地球上林林總總的現象,到行星的大探索,并借現代豐富的知識以科學的眼光回到古代,嘗試解釋古籍里那些遠古的傳說、百代的謎團。
閱讀此書能明了非凡科學家的好奇心智及敏銳洞察,感受到科學研究慎思明辨的剖析精神,把地球內外古今中外記錄的許多現象統整貫通。原來風馬牛不相干的問題,在觸類旁通之后豁然開朗,最終取得自然現象的明確理解。
作者:[美]彼得·J.維斯特維克
(Peter J. Westwick)
譯者:鐘揚 等譯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99 元
書號:978-7-5478-5911-7
國家實驗室,包括利弗莫爾、伯克利、洛斯阿拉莫斯、阿貢、橡樹嶺和布魯克海文,它們在長達五十多年的時間里,占據了美國科學界的中心位置。國家實驗室里的科學家們不僅發展核武器、反應堆等一系列塑造了美國冷戰政策與文化的技術,還開展物理、生物醫學的研究,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自然界的認知。所有這些都在資金、設施、人力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致使美國科學界的框架發生了重大調整。
作者深入的研究和清晰的寫作,使本書成為第一本探究國家實驗室背后各種利益交匯點的書,正是這種利益交匯創造并維持了這個龐大的體系。作者帶領我們領略了國家實驗室從曼哈頓項目中緣起,到它們建造氫彈、核動力反應堆和高能加速器的時期,再至進入諸如計算機、氣象學、空間科學、分子生物學、環境科學和替代能源等領域的發展過程。冷戰時期的美國,國家實驗室體系的發展映射了競爭和分權的理念。本書展示的這段歷史表現了科學機構如何反映出其所處的政治體系及文化的價值觀。
作者:謝志峰 趙新 編著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68 元
書號:978-7-5478-5955-1
當下,芯片產業是各國科技綜合實力的關鍵。
作為追趕的一方,如何作為,才能破繭而出?
發明于1947年的小小晶體管,已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并深深影響著未來的走向。在其風云變換的發展歷程中,關鍵技術的緣起、核心產品的經營模式和理念、產業持續發展的規律、人的要素等,均體現了芯片產業獨有的內在發展邏輯。
本書正是圍繞上述要點展開,讓讀者看到集成電路發展史的多個面相,在深度和角度上進一步拓展您的認知,用新的態度來解讀關鍵的歷史瞬間,梳理芯片產業的脈絡,深入認知芯片產業鏈的全貌,洞察集成電路的現狀,并在某種程度上對未來20 年的芯片發展提出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