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0kqe"><pre id="60kqe"></pre></ul>
<strike id="60kqe"></strike>
  • <samp id="60kqe"><tbody id="60kqe"></tbody></samp>
    <samp id="60kqe"><pre id="60kqe"></pre></samp>
    <strike id="60kqe"></strike>
    <strike id="60kqe"></strike>
  • <samp id="60kqe"></samp>
    首頁 · 首頁 · 新聞動態 · 本社新聞 · 詳情
    工匠精神的溯源之作——《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進入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獲獎公示名單

    發布時間:2023-03-02 10:27:07     發布者:市場部    閱讀數次:4416


    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獲獎名單公示

       根據中央宣傳部文件批復精神,由中國出版協會舉辦的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于2023222日評選揭曉。中華優秀出版物獎設圖書獎、音像電子出版物獎、出版科研論文獎三個子項獎。本屆獲獎圖書100種、提名獎100種;獲獎音像電子出版物30種、提名獎80種;全國優秀出版科研論文30篇。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成功入圍!

                   

                  

                                作者:陸敬嚴 著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198 

                             書號:978-7-5478-4244-7

                                

                             

                             

                             

                             

    學者評價

       陸敬嚴先生繼承和發展了劉仙洲與王振鐸的學術傳統,將文獻考釋、考古發現、田野調查和復原研究相結合,撰寫了《中國機械史》《中國古代機械文明史》《中國古代兵器》和《新儀象法要譯注》等專著,與華覺明先生合作主編了《中國科學技術史》叢書的機械卷,實現了撰寫完整的中國古代機械史的目標。由于繼往開來的學術研究,陸先生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首屈一指的機械史學科及相關領域的學術帶頭人。陸先生認同周谷城先生的“歷史、科技史中有了復原研究才完整”的觀點,開創了古代科技復原研究的新局面。

       復原是一種深度的科技史研究,有特別的難度。技術史論著通常講述人、物、事、理,包括從學理上厘清技術知識的演進。技術發明的復原則需要更加完整的技術信息,不能停留在說得清科技原理上。例如,復原一件機械,就須明確它的構造原理、零部件的選材和制造工藝、技術數據、裝配工藝和用法,以及工匠的技藝和意會知識。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往往只提供非常有限的技術信息,對于具體的構造和工藝大多語焉不詳。

       復原研究者須考辯更多的相關史料,調查民間的傳統技術,并與工匠進行交流及合作,這樣才可能獲得復原所需的信息。

       陸先生總結了自己多年的復原實踐和理論思考,系統闡釋了復原研究的選題、資料搜集、調查、考證、模型設計和制作的要旨與方法,提出復原研究成果應以可靠性、科學性和多樣性為評價標準。

       與常見的寫法不同的是,他將部分機械的認知和刻畫深化到能夠復原出精致模型或實用裝置的程度,即從紙上談兵的原理分析和構造簡介充實到可以實際制作的工程化程度。

                                                                  ——摘自張柏春《“科技史中有了復原研究才完整”》

       《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是目前關于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最全面、系統的學術成果,體現了陸敬嚴老師四十多年來對古代機械文明研究的孜孜不倦和不懈努力,也反映了他對中國機械史學科發展所起的承前啟后作用。

       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一直是機械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九十多年來不斷得到推進和深化。王振鐸先生是機械復原研究的大家,陸老師的復原工作是繼王振鐸先生后的最系統的研究工作。近年來,臺灣成功大學顏鴻森教授與他的弟子們在古代機械復原研究與設計方面做了許多出色的工作,并有相關專著問世。臺灣學者更多是從機械工程學角度開展復原實踐和科學論證。而陸老師則從史學和科學兩方面出發開展研究。書中既有復原實踐,也有科學分析論證,還有歷史資料的考證和綜合分析,其研究廣度、深度都達到非常高的水準,具有綜合性和創造性。他指出了復原與復制的差別,著重強調復原工作的科學性、可靠性和多樣性。實際上已經把機械復原研究上升到一個學科的水平。

                                                                 ——摘自馮立昇《再現中國古代機械文明的努力》

       三十多年來,陸敬嚴先生博采前人所長,厚積薄發,理論建設已不是紙上談兵或空中樓閣。書中關于復原研究的界定、依據、過程、評價標準、作用、意義與發展方向等灼見,以及對古代自動機械的“大體可信”“不足為信”“暫且存疑”三分而論的理念,無不源于長期實踐而來的體悟。至于理論闡釋與復原制作,則互為表里、相互印證、相得益彰,堪稱本書的一大特色。由此,《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實現了對中國古代機械復原“實踐與理論”的總結與展望。

       書中精彩之處俯仰皆是,戰爭器械、手工業機械、科技館建設等部分圖文并茂,且都是多年沉淀后拿出來的“干貨”。諸多古代機械,有的長期塵封于史籍之中,更多的則消逝于阡陌之間,復原研究看似鉤沉稽古,卻更似“懷丙撈牛”,呈現出來的絕不僅是奇技與機巧,更是浸淫千載文明的璀璨與厚重。《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并非鴻篇巨制,卻似一座縱貫古今、首尾貫通的浮橋,前人傳遞的巧智與樸拙,今人承繼的探尋與認知,盡可通達。掩卷遐思,天工開萬物,器與技皆可不朽。古代機械的復原研究看似雕蟲小技,其中的大學問,乃至大境界,陸敬嚴先生找到了,也達到了。

                                                                 ——摘自孫烈《文以載道,技亦載道》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午夜精品美女自拍福到在线|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久久|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中文字幕日韩专区精品系列| 国产精品1024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熟女高潮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