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量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第二版)》作為高職及應用型本科適用教材,圍繞幾何量測量技術、光滑圓柱的尺寸公差與配合和幾何公差與幾何誤差檢測等核心知識,較為系統地介紹了幾何量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的主要知識。各章后所附的思考題與習題題量適中,對章節內容是個很好的互動與訓練;并且全書表述新穎易懂,例題頗多方便自學。
《幾何量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第二版)》,是高職機械類各專業的一部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教材。本書第一版于2011年8月出版。此次修訂再版,編者結合目前高職教學總課時數減少、強化實踐簡化理論以及自己的教學實際,主要對緒論做了較大改動,并刪去原“大尺寸孔、軸公差與配合”,“功能量規”,“圓柱直齒漸開線花鍵聯結的公差、配合與檢測”等小節,以及“尺寸鏈”一章。使該書更好地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特色,注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敘述;體現創新意識,反映當代科學技術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作者團隊有著豐富的職業教育教學經驗,主編劉讓賢曾去德國進行過專業的職教培訓。
1. 比起教材市場很多同類公差教材,本書內容的系統性、新穎性、實用性是一大特色。
2. 精準、上乘、規范的制圖,為教材增色不少。
3. 內容全部貫徹最新國家標準。教材嚴格遵守編校規范。
緒 論
第一章 光滑圓柱的尺寸公差與配合
第一節 基本術語及其定義
第二節 常用尺寸的孔、軸《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
第三節 常用尺寸孔、軸公差與配合的選擇
第四節 未注公差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第二章 幾何量測量技術
第一節 測量和檢驗的概念
第二節 長度、角度量值的傳遞
第三節 測量方法和計量器具
第四節 生產中常用的長度量具與量儀
第五節 測量誤差
第六節 等精度測量列的數據處理
第七節 光滑工件尺寸的檢測
第三章 幾何公差與幾何誤差檢測
第一節 零件幾何要素和幾何公差的特征項目
第二節 幾何公差在圖樣上的標注方法
第三節 幾何公差帶和幾何誤差的檢測方法
第四節 幾何誤差的評定準則
第五節 公差原則
第六節 幾何公差的選擇
第四章 表面粗糙度輪廓及其檢測
第一節 表面粗糙度輪廓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表面粗糙度輪廓的評定
第三節 表面粗糙度輪廓的技術要求
第四節 表面粗糙度輪廓技術要求在零件圖上的標注
第五節 表面粗糙度輪廓的檢測
第五章 光滑極限量規
第一節 光滑極限量規概述
第二節 光滑極限量規的設計
第六章 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
第一節 滾動軸承的互換性和公差等級
第二節 滾動軸承內、外徑及相配軸頸、外殼孔的公差帶
第三節 選擇滾動軸承與軸頸、外殼孔的配合時應考慮的主要因素
第四節 與滾動軸承配合的軸頸和外殼孔的精度的確定
第七章 圓錐公差與檢測
第一節 圓錐公差與配合的基本術語和基本概念
第二節 圓錐公差的給定方法和圓錐直徑公差帶(公差區)的選擇
第三節 圓錐角的檢測
第八章 圓柱螺紋公差與檢測
第一節 螺紋及幾何參數特性
第二節 普通螺紋幾何參數誤差對互換性的影響
第三節 普通螺紋的公差與配合
第四節 普通螺紋的檢測
第九章 圓柱齒輪公差與檢測
第一節 齒輪傳動的使用要求
第二節 影響齒輪使用要求的主要誤差
第三節 齒輪的強制性檢測精度指標、側隙指標及其檢測
第四節 評定齒輪精度時可采用的非強制性檢測精度指標及其檢測
第五節 齒輪精度指標的公差(偏差允許值)及其精度等級與齒輪坯公差
第六節 齒輪副中心距極限偏差和軸線平行度公差
第七節 齒輪側隙指標的極限偏差
第十章 鍵和花鍵聯結的公差與檢測
第一節 普通平鍵聯結的公差、配合與檢測
第二節 矩形花鍵聯結的公差、配合與檢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