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制化學便是作者率先提出并研究的一門新興學科,是中藥炮制學的外延學科,是非常有發展前景的學科。
賈天柱、許枬主編的《中藥炮制化學(精)》創新性地以化學成分為紐帶,將現代化學與傳統中藥炮制學相結合,探討了研究中藥炮制過程中化學成分量變和質變的規律與生物效應。同時結合前沿的各種譜學、組學手段,促進傳統炮制原理的解析與工藝改進和創新,全面揭示中藥炮制的科學內涵。本書還提出了中藥化學炮制學的研究線路及其制法,即根據已知化學成分的分類和性質進行炮制的定向炮制;根據中藥藥性進行炮制,改變或增強藥性,降低毒性的定性炮制;為獲得更多的目的產物,將傳統發酵技術和現代發酵技術結合的發酵炮制等。
本書基于創新的國家科技支撐課題研究成果,是作者獨辟蹊徑的創新性研究工作匯集,內容豐富、新穎,既有獨到的理論見地,又有鮮活的研究實例,開創了傳統中藥炮制的新途徑,提升了其研究高度,對于中藥現代化研究的發展頗具意義,可為中藥行業的研究人員和其他從業人員提供有實用價值的學術參考。
第一部分 炮制化學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中藥炮制化學的性質與任務 第二節 中藥炮制化學的發展概況 第三節 定形炮制之化學成分變化 第四節 定性炮制之化學成分變化 第五節 增效炮制之化學成分變化 第六節 減毒炮制之化學成分變化 第二章 中藥炮制轉化及其化學反應類型 第一節 炮制轉化 第二節 炮制轉化的化學反應類型 第三章 中藥炮制品化學成分性質及提取分離方法 第一節 糖類 第二節 苷類 第三節 醌類 第四節 香豆素類 第五節 木脂素類 第六節 黃酮類 第七節 萜類 第八節 揮發油 第九節 三萜類 第十節 甾體皂苷類 第十一節 生物堿類 第十二節 鞣質類 第十三節 其他成分 第四章 中藥炮制品化學成分分析方法 第一節 化學分析法 第二節 光譜分析法 第三節 色譜分析法 第四節 聯用技術 第五章 苷類成分中藥炮制的化學變化 第一節 黃酮苷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 側柏葉 大薊 槐花(槐米) 甘草 骨碎補 蒲黃 沙苑子 淫羊藿 第二節 三萜皂苷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 柴胡 地榆 人參 三七 黃芪 商陸 酸棗仁 遠志 第三節 蒽醌苷和二苯乙烯苷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 大黃 茜草 巴戟天 決明子 何首烏 虎杖 第四節 簡單苯丙素苷和木脂素苷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 補骨脂 牛蒡子 杜仲 第五節 環烯醚萜苷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 地黃 山茱萸 第六節 甾體皂苷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 知母 胡蘆巴 第七節 其他苷類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 蒼耳子 女貞子 肉蓯蓉 仙茅 梔子 狗脊 芥子 萊菔子 訶子 第六章 萜類成分中藥炮制的化學變化 第一節 二萜類成分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 蕪花 甘遂 第二節 三萜類成分在炮制過程中的變化 澤瀉 川楝子 京大戟 木鱉子 第七章 揮發油及油脂類成分中藥炮制的化學變化 肉豆蔻 艾葉 川芎 干姜 荊芥(荊芥穗) 木香 王不留行 枳實 薏苡仁 柏子仁 巴豆 第八章 生物堿類成分中藥炮制的化學變化 附子 草烏 川烏 黃連 黃柏 馬錢子 麻黃 檳榔 吳茱萸 第九章 糖類成分中藥炮制的化學變化 第一節 梅拉德反應 第二節 水解反應 第三節 焦糖化反應 第十章 蛋白質和氨基酸類成分中藥炮制的化學變化 蛋黃餾油 黑豆餾油 竹瀝 桑螵蛸 水蛭 阿膠 雞內金 僵蠶 半夏 天南星 第十一章 無機成分中藥炮制的化學變化 石膏 爐甘石 寒水石 自然銅 白礬 芒硝 硼砂 磁石 雄黃 朱砂 赭石 秋石 第十二章 其他類成分中藥炮制的化學變化 蟾酥 火麻仁 五味子 山楂 牽牛子 第二部分化學炮制 第十三章 化學炮制概述 第一節 中藥化學炮制的性質與任務 第二節 中藥化學炮制的發展概況 第十四章 化學炮制之酸制 延胡索 第十五章 化學炮制之堿制 斑蝥 第十六章 化學炮制之氧制 白術 第三部分 生物炮制 第十七章 生物炮制概述 第一節 中藥生物炮制的性質與任務 第二節 中藥生物炮制的發展概況 第十八章 抑酶炮制 苦杏仁 黃芩 第十九章 酶促炮制 麥芽 第二十章 發酵炮制 神曲 紅曲 淡豆豉 青黛 膽南星 百藥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