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成衣品牌層出不窮,各類服裝的造型千姿百態,尤其是服裝結構上的變化尤為顯著。用一個板型獨占天下已不再適合當代服裝設計打板的風格。服裝設計師和打板師將面臨又一次服裝革命。人們常說5年是服裝一個輪換風格的周期,那么10年就是一次大的轉化。
筆者近20年來一直潛心于服裝設計打板的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接合的研究方式,由立體到平面,又從平面回到立體來解構服裝打板的原理與技法。始終以人為本,以面料為本,以服裝的工藝流程為本,將國外先進的打板理念吸納進來,根據我國的地域和年齡差別把人體分成3~3.5厘米體型、3.5~4厘米體型、4~4.5厘米體型來設立基型紙樣;把衣身的款式造型分為4種架構:貼身型、合身型、較合身型、寬松型,并以BP點隆起的角度來劃分4種衣身的框架。又把袖子分為兩大類:平裝袖與連身袖,平裝袖的設計是用袖斜線角度來設定各種袖型,從而得到袖肥寬與袖山高的匹配,不僅袖型好看,活動量也大,充分顯示服裝的功能性與展示性的糅合。連身袖中按不同的款式劃分出4種衣袖拐點的設置。運用衣袖中心線角度來劃分連身袖中的較貼體袖、合身袖與較寬松袖、寬松袖型。又將衣領劃分為兩大類,有翻領角度與無翻領角度。有翻領角度的折翻線又可分出三種形態:直線形、曲線形、彎線形。
一、褲與裙裝打板疑難解答
1.褲長有哪些類別?
2.為什么說直襠與褲型有關?
3.腰圍的規格設定與什么有關?
4.臀圍的規格設定有加減法,它和什么有關?
5.為什么褲窿門寬的計算公式有多種方法?依據是什么?
6.外貿單中有褲總浪長,是怎么確定的?有何意義?
7.褲腳口寬與膝圍寬有什么關系?與褲形有關嗎?
8.為什么緊身褲的后襠斜率要大于其他褲型?
9.為什么裙和褲子的后腰口省量都要大于前腰口的省量?
10.定制褲裝應用何種方法才能算得較準確?浪長怎么計算?
11.為什么特殊體型褲裝的前后臀圍大是相同的?為什么前后窿門寬是1/3:2/3?
12.褲裙與裙褲在打板中應注意什么區別?
13.為什么沒有直襠尺寸也能打板?
14.褲棟縫起鼓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
15.前門襟的撇勢最大可設多少?
16.口袋的墊布有褶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7.后腰口下方有橫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
18.什么樣的打板方式才能達到提臀褲效果?
19.前臀下襠縫應長于后下襠縫多少才算合適?
20.為什么短褲的后橫襠線下跌量大于長褲?
21.為什么短褲的前腳口減量大于長褲?
22.為什么裙褲后橫襠不用下跌呢?
23.為什么連身褲的直襠深會大于束腰褲的?
24.為什么男褲的褲窿門寬與女褲的褲窿門寬計算方法不一樣呢?
25.同樣都是低襠褲,為什么男褲的腰頭可取直線腰頭?
26.為何休閑跑步褲結構類似合體褲?
27.怎么設定平腳褲的襠底?
28.為什么連腰褲不等于高腰褲?
29.為什么后腰圍與臀圍的檔差不一樣?
30.為什么馬褲、蘿卜褲屬于寬松褲呢?
31.為什么后褲挺縫線要偏移1~1.5厘米?
32.一步裙的衩位有高有低是與裙底擺寬有關嗎?
33.A字裙的擺大應該用什么方式設定?
34.為什么不設腰省的裙片腰口起翹較大?
35.喇叭裙裙擺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如何設置?
36.燈籠裙的褶量如何確定?
37.怎樣合理確定束腰、低腰、高腰、連腰的裙款?
38.百褶裙的擺大按什么來確定的?
39.為什么斜裁裙的底擺會參差不齊?
40.螺旋裙是按斜裁裙打板的嗎?它與歐式斜裁剪法有何不同?
41.魚尾裙的擺浪從哪個部位起褶浪較好?
42.插片裙與方巾裙的打板處理是相同的嗎?
43.為什么有的裙片后中縫反而要長于前中縫1.5厘米?
44.為什么旗袍裙的底擺寬比較窄也能開步?如何設置?
45.如何計算節裙的抽褶量?
46.為什么方形裙裙片的前臀圍不作減法而作加法?
47.適合胖體凸肚人穿的裙裝打板時有何講究?
48.裙前中起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9.為什么四片喇叭裙在打板時難于把握款式效果?如何解決?
50.裙里料為何要比面料略寬松,而且片數要少于面料的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