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使用不當是造成中藥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書將古代文獻整理與現代標準、毒理學研究相結合,對117種地方標準收載的中草藥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整理及研究。各藥物品種按藥材別名、藥性、入藥部位、文獻考證、原植物、藥材性狀、功能主治、炮制規范與標準、應用注意、附注等項目翔實論述。同時,本書還對通過基原鑒定、炮制減毒、辨證施治等方式方法實現中草藥安全應用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闡述。本書附有約200幅基原植物、藥材的彩色圖片,圖片清晰,突出形態特性,生動如實地反映出這些有毒中草藥的生長習性及藥材性狀,以供讀者識別時參考。
目 錄
艾葉1
八角楓4
八角蓮6
巴豆7
白附子9
白花菜子12
白花丹13
百部14
半夏16
北豆根22
蓖麻子23
博落回24
草烏25
常山28
重樓30
川楝子32
川桐皮34
川烏35
大風子38
丟了棒40
斷腸草41
飛燕草43
瓜蒂44
關白附45
廣東土牛膝47
海芋48
含羞草49
鶴虱50
紅茴香根51
虎耳草52
虎掌草54
華山參55
黃藥子56
回回蒜57
急性子58
蒺藜60
金鐵鎖61
京大戟62
九里香64
苦豆子66
苦楝皮67
苦木68
苦杏仁69
款冬花72
狼毒74
了哥王76
雷公藤78
藜蘆80
兩面針81
兩頭尖83
鈴蘭84
龍牙楤木85
蘆薈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