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時間為序,從1986年“健側頸七神經移位術”誕生開始,以分析解讀項目組每一篇重要文章的形式,加上一些未發表的標書、自述和NEJM編輯與審稿人的問題及相應回復等,一環環地將這30年的研究連接起來,讓讀者看到了一個“有時中規中矩,有時劍走偏鋒”的激蕩過程,感嘆于“無心插柳柳成蔭”內在的必然。本書能夠讓讀者系統了解這30年“手腦結合”,完成行之有效的臨床轉化之路的思路和細節,對手外科、神經外科、康復科醫生和研究生,以及將來有志于從事醫學、神經科學相關工作的學生都有較大幫助。
目 錄
第1階段·手是手,腦是腦(1986—2000年)001
第1章·臂叢和頸七神經002
第2章·頸七神經移位術誕生與發展003
第2階段·手腦可以互動(2001—2005年)013
第3章·開始認識大腦可塑性014
第4章·臂叢損傷后大腦發生的可塑性變化021
第5章·健側頸七神經移位術后大腦發生的可塑性變化038
第3階段·一側大腦半球可以管雙手(2005—2008年)063
第6章·健側頸七神經移位術后一側大腦半球可以接受雙手感覺064
第7章·中斷大腦兩半球聯系,健側頸七神經移位術可誘發一側半球支配雙手運動077
第8章·一側大腦半球損傷,健側頸七神經移位術可誘發另一側半球支配雙手082
第4階段·左右頸七交叉移位術換大腦半球(2008—2013年)091
第9章·為什么選擇第七頸神經092
第10章·僅切斷患側的第七頸神經是否足夠105
第11章·最初的嘗試108
第5階段·沖擊并榮登《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13—2018年)113
第12章·2013年第一次投稿114
第13章·做好鋪墊工作122
第14章·再次投稿143
第15章·終于正式發表151
第16章·登上“最受矚目研究”榮譽榜163
第17章·編輯部邀請我們回答國際同道的兩個問題165
第6階段·制定指南、揭示機制、全球推廣(2018—)171
第18章·評估的改進172
第19章·華山康復方案185
第20章·華山護理方案195
第21章·治療手,腳也會好202
第22章·揭示一側大腦半球管雙手機制212
第23章·逐步構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群體229
第24章·全球推廣實踐與經驗236
結語和展望260
彩圖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