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闡述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學術專著。全書通過流行病學、病理、診療及預后等方面,系統性地呈現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疾病特點和國內外診治進展。本書的內容主要來源于國內外公開發表的非哺乳期乳腺炎臨床及基礎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乳腺科萬華教授團隊的臨床經驗和研究成果。
全書共分11 章。主要闡述非哺乳期乳腺炎命名、分類、流行病學、發展過程、病理、生物標記物研究及實驗動物模型、臨床表現、影像學表現、微創活檢及細胞學檢查、治療、預防和預后等。書中附有3 個病案,利于臨床工作者參考借鑒。
本書可供臨床工作者參閱
目 錄
第一章 乳腺的解剖結構及生理調節 1
第一節 乳腺的解剖結構 1
一、 大體解剖學 1
二、 組織形態學 6
第二節 乳腺生理學 8
一、 胚胎期及嬰幼兒期乳腺的發生和發育 8
二、 青春期乳腺的發育 9
三、 月經周期中乳腺的生理變化 11
四、 妊娠期乳腺的生理變化 11
五、 哺乳期乳腺的生理變化 12
六、 絕經期乳腺的生理變化 14
第三節 調節乳腺發育的分子生物學機制 15
一、 激素及其受體 15
二、 細胞因子 16
第二章 非哺乳期乳腺炎概述 20
第一節 命名 20
第二節 分類 23
一、 乳腺導管擴張癥 23
二、 肉芽腫性小葉乳腺炎 23
三、 乳暈下膿腫 24
四、 硬化性淋巴細胞性乳腺炎 24
五、 IgG4相關硬化性乳腺炎 24
六、 乳房結節病 25
七、 乳腺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 25
八、 乳房結核病 26
九、 乳腺貓抓病 26
十、 乳腺真菌病 26
十一、 乳腺寄生蟲病 26
第三節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流行病學 28
一、 發病情況和自然病程 28
二、 風險因素 30
三、 復發危險因素 36
第三章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發展過程 45
一、 乳頭凹陷 45
二、 乳腺導管擴張 46
三、 乳腺導管閉塞 47
四、 肉芽腫形成 48
五、 膿腫形成 48
六、 脂肪壞死 49
七、 竇道或瘺管形成 50
八、 瘢痕及修復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