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乃“至精至微之事”,著名醫學教育家威廉·奧斯勒說:好的醫師治療疾病,偉大的醫師治療患有疾病的人。那么,好醫生是如何煉成的?作為醫生,又該如何解讀“病”“人”二字?
本書由方益昉博士、郎景和院士共同策劃、主編,作者團隊云集了國內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學專家、優秀的醫院管理者、知識淵博的人文學者、造詣高深的基礎醫學家等,從醫學專業教學、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以及醫學研究三個方面,通過圖文并茂、具有代表性的十余篇文章,如西醫與中醫、臨床與教學、醫德與醫術、文學與醫術等,詳細闡釋了人文醫學精神在好醫生修煉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也希望好醫生能夠根據不同的人,給予其最適合的診斷與治療,懂得敬畏生命、敬畏患者、敬畏醫學、敬畏自然。
目 錄
序言 郎景和 I
教學篇 001
臨床診治的陷阱和對策
—譚先杰教授采訪郎景和院士 譚先杰 003
感受油畫中的醫學仁愛與藝術靈性 黃 鋼 王一方 019
西醫東漸,開啟身心健康與社會進化百年轉折 方益昉 050
仁濟醫館的醫患關系
—“醫院—社會—患者”模式 高 晞 091
“后奧斯勒”時代的臨床醫學教育觀
—再談臨床帶教與醫患溝通技巧 狄 文 110
醫學院校迎新演講與畢業致辭的范式借鑒 徐建光 116
素養篇 131
博學而后成醫,厚德而后為醫
—造就有靈魂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 陳國強 133
好奇心,成就好醫生 閔建穎 138
楓林橋畔的醫學人文
—以20世紀80年代的詩刊和文學社為中心 方益昉 147
重塑醫生的生死觀
—從希臘醫神之死說起 王一方 156
研究篇 167
壯族醫學“三道兩路”核心理論的建構
李慧敏 劉 兵 章梅芳 169
女性身體經驗的醫學化
—以經前期綜合征為例 吳 苗 唐文佩 187
《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中的醫學視角
吳成洋 耿 銘 方益昉 199
防疫篇 207
蘇德隆和上海公共衛生往事
俞順章 闕之玫 蘇竹君 任思蘊 方益昉 209
中國公共衛生學建制化起源芻議
—始于認知致病微生物的顯微鏡時代 方益昉 224
跋 好醫生是如何煉成的—醫學追問與人文詮釋 方益昉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