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總結分子人類學30多年以來的相關研究,結合歷史學、民族學和考古學等傳統學科的研究成果,對現代蒙古語人群及其古代親族的起源和演化歷史進行綜合性研究。首先,傳統學科關于此議題的研究成果是分子人類學研究的基礎,本書對相關研究進行了總結。其次,對蒙古語人群中各類遺傳成分的起源演化歷史進行詳細的說明。之后,結合多學科的證據,對相關古代人群演化、混合并形成現代蒙古語人群的過程進行了描述。最后,本書也對蒙古語族語言的譜系結構、亞洲北部人群在古代經歷的語言替換以及歐亞草原東部游牧人群的興起過程進行了論述。本書可供人類遺傳學、歷史學和民族學等相關領域研究者參考。
目 錄
緒論1
0.1什么是分子人類學1
0.2本書的研究范圍2
0.3本書的敘述框架4
0.4與蒙古語人群起源有關的史料與研究5
參考文獻8
第1章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和語言學對蒙古語人群起源的
研究12
1.1引言12
1.2石器時代至公元前后的草原居民: 匈奴、東胡和其他12
1.2.1舊石器時代 (50000—8000 BP)13
1.2.2新石器時代(8000—4500 BP)17
1.2.3青銅時代 (4500—2300 BP)21
1.2.4早期鐵器時代與匈奴、丁零和東胡28
1.3第一千紀的草原居民: 烏桓、鮮卑、室韋、高車、
柔然、鐵勒、突厥、回紇、契丹、韃靼和其他31
1.3.1烏桓與鮮卑31
1.3.2室韋35
1.3.3柔然38
1.3.4高車與鐵勒39
1.3.5突厥、回紇與汪古41
1.3.6契丹44
1.3.7韃靼、阻卜、克烈、篾兒乞、烏古和羽厥里45
1.3.8蒙兀室韋與早期蒙古部50
1.4第二千紀的草原居民: 蒙元時期至現代的蒙古語人群58
1.4.1尼倫蒙古諸部與迭兒列勤諸部58
1.4.2蒙古人在中亞、西亞和東歐的擴散60
1.4.3現代蒙古人的形成63
1.4.4布里亞特諸部71
1.4.5衛拉特諸部74
1.4.6達斡爾族與虎爾哈部79
1.4.7河西走廊地區蒙古語人群的起源84
1.4.8來自歐亞大陸東部其他人群的影響89
1.4.9傳統學科所見的現代蒙古語人群的來源90
參考文獻94
第2章分子人類學視角下的現代蒙古語人群的父系遺傳結構115
2.1引言115
2.2C2aF3796(星簇)在“原蒙古人”和尼倫蒙古諸部中的分布116
2.2.1背景介紹116
2.2.2材料與方法117
2.2.3統計分析117
2.2.4分子年代計算118
2.2.5結果119
2.2.6討論123
2.3C2aF1756(DYS448del)在全體蒙古人中的分布126
2.3.1材料與方法127
2.3.2統計分析127
2.3.3結果127
2.3.4討論132
2.4C2bM407在布里亞特人以及相關群體中的分布135
2.4.1背景介紹135
2.4.2材料與方法136
2.4.3統計分析136
2.4.4結果136
2.4.5討論141
2.5C2aM48在蒙古人西支人群中的分布143
2.5.1材料、方法與統計分析143
2.5.2結果143
2.5.3討論149
2.6C2aF8951在達斡爾族、鄂溫克族和愛新覺羅氏中的分布154
2.6.1背景介紹155
2.6.2材料156
2.6.3測試方法156
2.6.4結果157
2.6.5討論159
2.7QM242、RM207和NM214: 蒙古時代以前的草原居民
162
2.7.1父系類型QM242162
2.7.2父系類型RM207163
2.7.3父系類型NM214165
2.8蒙古語人群的其他父系類型的起源與演化歷史171
2.9蒙古語人群父系遺傳結構的整體面貌173
2.9.1父系遺傳結構的層次173
2.9.2蒙古語人群父系遺傳結構的整體面貌175
2.10單倍群C2M217不同下游支系在北亞人群中的分布和主成分
分析180
2.10.1C2M217的譜系樹以及4個分支在人群中的相對
比例181
2.10.2前4種成分186
2.10.3主成分分析揭示的4類重要父系類型188
2.11蒙古語人群父系遺傳結構形成的5個階段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