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航空激光點對點通信技術
第1章概述3
1.1航空激光點對點通信技術進展3
1.1.1美國4
1.1.2歐洲5
1.1.3中國6
1.2航空信息網絡研究現(xiàn)狀8
1.2.1應用需求8
1.2.2典型項目進展11
1.2.3新型航空信息網絡架構19
1.2.4航空光通信網絡研究熱點21
參考文獻23
第2章航空光通信系統(tǒng)基礎26
2.1航空光通信系統(tǒng)基本組成26
2.2航空平臺間激光鏈路傳輸模型27
2.2.1高空湍流信道氣動光學效應影響模型27
2.2.2GammaGamma衰落下航空平臺間光通信系統(tǒng)性能32
2.2.3Exponentiated Weibull衰落下航空平臺光通信系統(tǒng)性能39
2.2.4小結46
2.3基于正交頻分復用的航空光通信技術47
2.3.1鏈路模型47
2.3.2MQAM調制方式下OFDM鏈路性能50
2.3.3MPSK調制下OFDM激光鏈路性能53
2.3.4小結56
參考文獻57
第3章航空RF/FSO混合鏈路傳輸技術60
3.1航空混合RF/FSO中繼鏈路模型60
3.2基于放大轉發(fā)中繼的航空平臺混合RF/FSO鏈路性能62
3.2.1鏈路模型62
3.2.2信噪比模型63
3.2.3鏈路性能分析67
3.2.4仿真及結果分析71
3.3基于解碼轉發(fā)中繼的航空平臺混合RF/FSO鏈路性能75
3.3.1鏈路模型75
3.3.2信噪比模型77
3.3.3鏈路性能分析78
3.3.4仿真及結果分析80
3.3.5小結84
3.4基于2×2中繼的航空平臺混合RF/FSO鏈路性能84
3.4.1航空平臺2×2中繼混合RF/FSO鏈路模型85
3.4.2基于2×2解碼轉發(fā)中繼的航空平臺混合RF/FSO鏈路性能86
3.5基于2×2放大轉發(fā)中繼的航空平臺混合RF/FSO鏈路性能92
3.5.1信噪比模型92
3.5.2系統(tǒng)性能分析95
3.5.3仿真結果分析97
3.5.4小結100
3.6基于選擇合并分集的航空平臺RF/FSO協(xié)作通信系統(tǒng)性能101
3.6.1基于選擇合并分集航空平臺RF/FSO協(xié)作通信模型101
3.6.2基于解碼轉發(fā)中繼方式RF/FSO協(xié)作航空通信鏈路性能分析103
3.6.3基于放大轉發(fā)中繼方式RF/FSO協(xié)作通信系統(tǒng)性能111
3.6.4小結120
參考文獻120第4章無人機光通信技術122
4.1引言122
4.2逆向調制航空光通信系統(tǒng)124
4.2.1系統(tǒng)組成124
4.2.2調制回復反射器工作原理125
4.2.3大氣湍流和指向誤差對無人機逆向調制光通信系統(tǒng)的影響127
4.3基于Lognormal分布的無人機逆向調制光通信系統(tǒng)的傳輸性能131
4.3.1系統(tǒng)模型132
4.3.2信道模型133
4.3.3系統(tǒng)平均誤碼率135
4.3.4系統(tǒng)中斷概率136
4.3.5仿真結果分析136
4.3.6小結142
4.4基于GammaGamma分布的無人機逆向調制光通信系統(tǒng)傳輸性能143
4.4.1信道模型143
4.4.2系統(tǒng)平均誤碼概率145
4.4.3系統(tǒng)中斷概率146
4.4.4仿真結果分析147
4.4.5小結151
4.5基于全雙工逆向調制的無人機光通信系統(tǒng)傳輸性能151
4.5.1系統(tǒng)模型152
4.5.2工作原理153
4.5.3信道模型153
4.5.4系統(tǒng)平均誤碼率154
4.5.5仿真結果分析156
4.5.6小結159
參考文獻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