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編寫思想旨在以邏輯清晰、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簡單易記為目標,希望以簡練的框架體系和內容要點,為讀者呈現針灸學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知識點。
唐勇,男,研究員,針灸與時間生物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經穴效應臨床基礎重點研究室常務副主任, 973計劃“經穴效應循經特異性基本規律及關鍵影響因素”項目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先后主持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德科學中心國際合作項目等課題16項,獲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第一章 經絡總論
【重點直達】
一、經絡學說的形成
二、經絡系統組成
三、十二經脈
四、奇經八脈
五、十五絡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
六、經絡的標本、根結和氣街、四海
七、經絡的作用和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
【釋難解疑】
【記憶小站】
一、要點匯編
1.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規律
2.十二經脈循行與交接規律
3.十二經脈氣血流注
4.十二經脈與臟腑器官的聯絡
5.奇經八脈
6.標本
7.根結
二、要點歸納
第二章 腧穴總論
重點直達
一、腧穴的分類和命名
二、腧穴的主治特點和規律
三、特定穴:五腧穴、原穴、絡穴、背俞穴、募穴、八會穴、郄穴、 下合穴、八脈交會穴、八會穴。
四、腧穴定位法
釋難解疑
記憶小站
一、要點匯編
1.分經主治規律
2.五腧穴
3.原穴、絡穴
4.背俞穴、募穴
5.八會穴
6.郄穴
7.下合穴
8.八脈交會穴
9.交會穴
二、要點歸納
第三章 腧穴各論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十三、督脈
十四、任脈
第四章 刺灸法學
重點直達
一、毫針法
二、艾灸法
三、拔罐法
四、三棱針、皮膚針、皮內針法
五、電針
六、頭針
七、耳針
釋難解疑
記憶小站
一、要點匯編
1.毫針補瀉手法
2.針異常情況的處理及預防
3.灸法的種類及適應證和禁忌證
4.拔罐法的應用及適應證
5.三棱針操作方法及適應證
6.電針刺激參數的作用
7.頭針定位及主治
8.耳郭的重點解剖部位及耳穴的分布特點
9.耳穴的主要穴位定位及主治
第五章 針灸治療學
重點直達
一、針灸治療作用及原則
二、針灸臨床診治特點
三、針灸選穴原則及配穴方法
釋難解疑
記憶小站
一、要點匯編
1.內科病證
2.婦兒科病證
3.皮外傷科病證
4.五官科病證
5.急性病證
二、要點歸納